护理园地

兵团医院护理人文摄影获奖作品展——优秀奖


2025-04-23      点击:[]


优秀奖

护理部

《我们的节日》

    

晨光穿过游园会的彩虹拱门,在护理人员扬起的唇角折射出钻石般的笑痕。那些常年隐没在口罩下的笑容,此刻如沾露的铃兰在春风中次第绽放,特别设计的"治愈力传递"游戏区,护理人员的欢笑声化作实体光波。踩踏琴键地砖会触发对应科室的笑语协奏曲——产房轻快的银铃笑与手术室爽朗的晨钟笑交织,老年科温厚的陶埙笑同儿科清亮的牧笛笑共鸣。当笑声分贝值突破临界点,空中将炸开携带维生素D3粒子的彩虹泡泡,这是属于健康守护者的快乐处方笺。

这些挣脱了消毒水味道的笑容,这些暂时卸下生命重量的欢颜,在游园会的春风里生长成最生动的职业注解。当月光为白衣镀上柔光,那此起彼伏的笑声涟漪,正轻轻改写南丁格尔誓言的新章节——提灯者不仅要守护生命之火,更要让属于自己的那盏心灯永远明亮温暖。

 

优秀奖

妇产科:牛选选

《魔法护士》

 

 

产妇生产后,丈夫有急事离开,只留5岁的小女孩照顾妈妈和刚出生的弟弟,弟弟哭闹的时候小女孩手足无措,妈妈也因刀口疼无力照顾孩子,护士快速来到她们的身边,安抚好产妇,给孩子换尿布、喂奶、哄睡。小女孩看看护士问:“护士阿姨你有魔法吗?”我惊讶后笑着回答:“当然了,阿姨的魔法最厉害了。”

小女孩用稚嫩的笔触画出护士的样子(说这是住在魔法棒里的护士),真诚递上画作,护士弯腰与孩子对视微笑,并真诚的感谢:“谢谢,这幅画我会一直珍藏。”它提醒我,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 

患者家属的手绘画像一粒火种,照亮了护理工作中常被忽视的情感维度。它提醒我们:医学或许是冰冷的仪器与数据,但护理始终是带有温度的人文实践。珍惜这样的瞬间,但不必刻意追求;守护这份温暖,但不忘专业边界——这或许才是护理人文精神的真谛。

 

优秀奖

肿瘤内科:米霞

《团队——温暖、无畏》

 

 

镜头记录了一群可爱的人,面对病患,她们用最好的服务、最美的微笑、最无微不至的关怀,同心协力一起战胜病魔,传承南丁格尔精神;面对彼此,她们相互扶持,用真心换真情,守望相助一起面对困难。高高兴兴的工作、开开心心的生活,她们温暖无畏,患者平静、安宁......

我们知道,只要追光而行,就终将靠近那温暖与明亮。我们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

 

优秀奖

神经内二科:王艳霞

《听诊器里的回音》

 

 

画面定格在诊室一隅:白发患者攥着病历本,眼神涣散地望向护士手中的问题卡——“100减7等于几?今天是星期几?”阿尔茨海默病如锈蚀的锁,将数字、日期与他的记忆割裂。听力衰退更让提问声如隔深海,他徒劳地侧耳,却只捕捉到寂静。此时,护士俯身摘下听诊器,金属耳塞轻触他耳廓,另一端贴向自己的声带。她放慢语速,让每个字随听诊器的震动传递:“今天是星期四…您慢慢想。”

听诊器不再是冰冷的诊断工具,而是化作一座声音的桥,跨越疾病筑起的高墙。患者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橡胶管,仿佛触碰到了某种具象的关怀。背景虚化的医嘱单上,“神经内科”字样若隐若现,与前景的温情场景形成微妙互文——医学的理性终需人性的温度来激活。

 

这帧影像试图探讨:当疾病让世界失焦时,医者如何以创意重绘沟通的路径?答案藏在护士蜷身倾听的姿态里,藏在听诊器传导的震动中。那些被遗忘的答案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认知的荒原上,仍有人愿俯身,将心跳的频率调成患者能接收的波长。

 

上一条:兵团医院护理人文摄影获奖作品展——优秀奖2
下一条:兵团医院护理人文摄影获奖作品展——三等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