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喜报】兵团医院医学影像科马旭在第三届医学影像融合创新与发展大会大赛中斩获佳绩


2025-04-27      点击:[]


2025年4月18日至20日,第三届医学影像融合创新与发展大会暨2025年度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分会学术年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医学影像领域的众多专家和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学术盛会。在医学影像“美图”征集活动中,我院医学影像科放射主管技师马旭极具创新的作品“胸痛五联-全主动脉联合下肢动脉一站式扫描”从100余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艺术表现奖”。本届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分会联合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

在医学影像“美图”征集活动中,“最佳艺术表现奖”得主马旭展示了“胸痛五联—全主动脉联合下肢动脉一站式扫描”病例。该病例利用16cm宽体CT的快速扫描能力,对胸痛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观察全主动脉和下肢动脉状况。此方法能及时发现多种胸痛病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其优势在于一次扫描即可全面评估多个部位血管,减少多次检查的不便和辐射风险,快速准确地诊断胸痛原因,特别是对危及生命的血管疾病如主动脉夹层等,实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高分辨率CT图像清晰显示血管结构,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制定精准治疗方案。与传统有创血管造影相比,该扫描为无创检查,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风险。扫描中,造影剂注射和参数设置是关键,需覆盖大范围区域,一次屏息内完成,对扫描速度和时间分辨率要求高。同时,要精准控制扫描时机和参数,确保各部位血管图像清晰。不同部位血管成像要求不同,需优化扫描参数以清晰显示。此外,造影剂使用需平衡浓度和剂量,减少肾脏负担和过敏风险,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注射速率和总量,以达到最佳成像效果。该病例图像扫描难点大,其艺术表现力强,影像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布局均衡,伪彩合理运用,在扫描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图像可用于临床教学或临床科普。

获奖作品:“胸痛五联—全主动脉联合下肢动脉一站式扫描”在近几年的时光里,兵团医院医学影像科为提升图像质量定期组织开展图像质控工作,对扫描失败的病例集思广益,积极讨论问题的来源及解决方案,先后解决了胸痛三联一站式扫描的方案设计、支气管动脉扫描方案、肥胖超重患者冠脉CTA图像质量、小儿自由呼吸不配合的扫描方案、上腔静脉硬化伪影的处理、能谱混合MAC去金属伪影的临床应用、头颈CTA+脑灌注一站式扫描等临床迫切解决的难点问题,其中头颈CTA+脑灌注一站式扫描已经成为了神经内科卒中患者的常规检查。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了图像质量、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临床的快速诊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在2025年伊始,医学影像科室组织党员及业务骨干召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了每周五技师读片会,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讲明白、讲透彻,提升了技师整体的业务水平,营造了大家一起学的良好氛围。在长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中,影像科年轻医生、技师业务能力逐步提升。本次大赛影像科共有10个参赛作品。部分参数作品也极具临床价值。

兵团医院医学影像科其他参赛作品展示

周浩 参赛作品

1主动脉夹层De Bakey IIIb 型,清晰显示真假腔、撕裂口、供血血管来源

 

杨易元 参赛作品

2:Moyamoya患者随访多模态融合(1.DTI+BOLD、2.灰质、白质、脑脊液定量)

万娜 参赛作品

3:肾脏透明细胞癌电影渲染三维重建,清晰展示病灶范围,供血血管来源

陈宁 参赛作品

4:多种CT三维重建技术显示主动脉溃疡发展的过程到临床转归

 

华容 参赛作品

5:多种支气管动脉形态的展示和周围组织空间结构的毗邻关系


图像改进方案解决案例展示——MAC去金属伪影技术

 

兵团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马静表示:“2025年对于医学影像科的发展来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年,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各种影像技术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融合技术不仅发挥了不同影像技术的独特作用和优势,还有效地弥补了单项检查成像的不足,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融合影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我们将在影像融合和图像可视化方面进行更多探索,致力于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做出更多努力。”

兵团医院医学影像科科室简介

1.科室概况

兵团医院医学影像科是集普放、CT、MR和介入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国家级放射医师住培基地、放射技师培训基地、兵团省重点级专科、兵团医学会影像学分会主委单位、兵团放射质控中心,连年荣获复旦大学专科排名西北区专科提名。

主要职责:开展患者医学影像学检查,主要基于X线、CT、MR、DSA等检查,为临床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撑,支持临床诊疗决策。

2.核心职能与服务内容

医学影像科以“精准医疗,影像先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宗旨,

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临床影像检查

医学影像科具备全面、精湛的影像检查技术。常规开展全身各部位普通X线摄影、CT、MRI平扫、增强检查、三维重建、通过CT定位肺、肝脏等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技术。可开展肿瘤介入治疗、外周血管造影和心脑血管造影的检查及非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科室开展的CT多部位一站式联合增强扫描技术、CT能谱定量分析技术、CTP成像技术、人工智能金属去伪影技术、定量冠脉CTA、人工智能辅助的肺小结节精准分析、主动脉夹层精准分割技术在国内领先并作为“国家级临床应用示范基地”。科室的磁共振检查常规开展MR心脏核磁、类PET、头颈高分辨血管成像、癫痫结构化扫描等高难度检查,在精细结构成像的基础上已达到分子影像、功能影像的水平。在骨肌系统成像、神经系统、乳腺、肝胆、泌尿生殖系统结构及功能成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质量控制与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和医院的质量管理标准,确保医学影像检查过程的规范化和结果的可靠性。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提升医学影像检查质量的整体水平。

3.科室团队

科室共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名,天山英才1名;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13人;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33人;医师16人、技师20人,护士5人。科室在学术任职方面:全国委员4名,全国青年委员3名,自治区级委员4名,青年委员2名。

科室在人才建设、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的有力支撑下,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8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

4.设备与技术

学科细分为头颈、心胸、骨肌、神经的影像亚专业组,多次在国内组织的病例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医学影像科配备有先进的大型影像检查设备及人工智能软件。拥有2台3.0T高分辨磁共振、1台1.5TMR、3台(640层)宽体CT、1台双源ForceCT、1台64排螺旋CT、大型C型臂血管成像系统、大型DR数字双板X线摄片机2台、骨密度测量仪、数字化乳腺钼靶机、移动X线床边摄片机,科室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准化。

5.科室亮点与特色

医学影像科具备全面、精湛的影像检查技术。常规开展全身各部位普通X线摄影、CT、MRI平扫、增强检查、通过CT定位引导对肺、肝脏等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技术。可开展肿瘤介入治疗、外周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及非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科室开展的CT多部位一站式联合增强扫描技术、CT能谱定量分析技术、CTP成像技术、人工智能金属去伪影技术、定量冠脉CTA、人工智能辅助的肺小结节精准分析、主动脉夹层精准分割技术在国内领先并作为“国家级临床应用示范基地”。科室的磁共振检查在精细结构成像的基础上已达到分子影像、功能影像的水平,常规开展MR心脏核磁、类PET、头颈高分辨血管成像、癫痫结构化扫描等高难度检查。在骨肌系统成像、神经系统、乳腺、肝胆、泌尿生殖系统结构及功能成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马旭

医学影像科放射主管技师

主要从事CT扫描技术及三维重建工作,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CT青年委员。

 

上一条:【喜报】兵团医院医学影像科马静荣获第八届兵团青年科技奖
下一条:兵团医院护理人文摄影获奖作品展——优秀奖3

关闭